每條路天天重複走著,帶著不同的人,帶著不同的心情,這些都是改變;即使是說著同樣的話,但覺得就是有些不同於昨日與前日,這些也是改變。
改變無時無刻都在進行,暫且不想自己能走多遠,把握當下能夠掌握的事情,其餘的我不敢多想,也不會多想,這就是為什麼我還有一頭稀疏的黑髮了!哈!
第一天,經過已經發現它的存在,直到第二天它仍然站立在綠草中,才下定決心,用相機將它帶回家。
不過,只有花朵的特徵還是很難找到它的樣子,好在網路上有很多各式各樣的高人存在,你說他們是宅男宅女都好,但不可忽視的每位都有驚人的通天本領,司職於在某些領域上發光發熱。
實在懶的按植物特徵去查,所以只好請求網路高手,不一會答案隨即出現,它叫野菰(學名:Aeginetia indica)。
一條小徑,一年重複走了240次,今天才發現它的存在,它不是不存在,只是還沒開花之前,是吸引不了我的目光的。除非有心之人,才會注意一株尚未開花的野草。
它沒有葉子,拍照的當下,我翻了草堆就是在尋找它的葉子,花和葉子並存在植物界是可以理解的,而有時也超出了我能理解的範圍之外,這也是為什麼植物那麼吸引我的地方了。
也許沒有葉子才稱它為”菰”!
覺得有趣的是它們共三株,有著不同的身高,呵!很逗趣。還有它們因為沒有綠葉,不能行光合作用,所以才以寄生的方式存在,雖然卑微,但也透露了想活下去的韌性,以各種可能的方式,就給它們找到出口了。讚!
以下網路資料:
界:植物界 Plantae
門: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
綱: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
目: 脣形目 Lamiales
科: 列當科 Orobanchaceae
屬: 野菰屬 Aeginetia
種: 野菰 A. indica
形態:
一種寄生植物,屬列當科。一年生草本,高約25公分,體內無葉綠素。陰性植物,野菰無葉,因此無法靠光合作用獲得養分。因此只能寄生於其他的植物上。一般而言,野菰多寄生於甘蔗和一些禾本科植物的根部,如芒草、蘆葦和甘蔗等的根上。
野菰高15~30公分,花萼肉質,呈佛焰苞狀,花冠成管狀,與花梗相互垂直。野菰的花期在8~10月之間。莖從基部叢生,甚短小,直立,很少分枝,黃色。葉退化呈鱗片狀。花梗數支,由地中鱗狀苞腋抽生,高可達25公分,呈紫褐色,頂端開花,橫向開展,形狀有如煙斗,萼片成鞘狀,長2-3公分,包於花冠筒下部,先端尖,花冠筒長而內曲,淡紫紅色,肉質,長3-5公分,先端5裂。蒴果卵球形,長1-1.5公分。種子小,多數。
功用:
野菰具藥用價值。有清熱、利水、解毒之功效。
別名:
煙管頭草、蔗寄生、大芸、金鎖匙、茶匙黃、土地公拐、芋草菰、番仔煙斗、灌草菰、鐵雨傘。